-
如今,电动车面临的政策风险尤甚于从前,从去年惠州、福州等地的限行到今年初广州、深圳全面禁电,无不刺痛着电动车人的敏感神经。但也要看到电动车在南宁、贵阳等城市,已经成为一股正能量,这些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证明,在合理的规划与规则之下电动车可以为民众出行提供便利,也不会造成交通安全问题和所谓的执法困扰。主张推行电动车的人和主张禁止电动车的人,大都能提出很多的理由。但是电动车的发展依然像孙中山写钱塘江大潮那样“世界潮流,浩浩荡荡;顺之则昌,逆之则亡。”
以前,对于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史,业内普遍认同为三个发展阶段:电动自行车的初级阶段,初级生产规模化阶段,超速发展阶段。小编认为,自2015年开始,电动车其实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,这一小牛电动车开启网上众筹为标志,以一众电动车领军品牌进军高端市场为起点,正式进入“去电动车化”的发展阶段。所谓“去电动车化”并非是脱离电动车行业,而是在传统电动车的基础之上剥离出来的新的方向。在这期间,无论是资本入驻的众筹模式、粉丝经济,还是以高端化为代表的创新势力、工匠精神,都力图摆脱二十年来电动车在消费市场中低门槛、低技术、低品位的固有印象,智能化、高端化、网络化、互联化等等标签,使得整个电动车行业呈现五彩缤纷的发展局面,这有别于之前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轨迹。
电动自行车的初级阶段(1995年-1999年):这个阶段也被称为电动自行车的早期实验性生产阶段。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电动自行车的四大件,电机,电池,充电器和控制器的关键性技术的摸索。在研究生产方面主要是生产企业自发的汇集信息、跟踪技术、组织市场调研,小批量试制并投放市场,为轻型电动车的产业化做好了产品、技术、市场、人才等方面的准备。这也使得电动自行车开始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,并被他们逐步认可、接受。
电动自行车的初级生产规模阶段(2000年到2004年):在2000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,在这一时间段里,随着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和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不断提升,让电动自行车成为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替代产品,而它的快捷、环保、方便和廉价,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同,同时也激发了市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诉求。
电动自行车的超速发展阶段(2005年至2015年):经过五年的提速,产业规模和产销量每年均保持50%以上的增长,特别是05,06年,电动车自行车进入了井喷时期,至2006年底,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5600万量。全行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,主要体现在蓄电池寿命和容量提高了35%,电机从单一的有刷无齿电机发展成为主流的无刷高效电机。寿命提高了5倍,效率提高了将近30%,爬坡和载重能力提高约3.5倍。电池又单一的铅酸电池演进出多类型的高性能电池,而锂电池的出现,更是带动了电动自行车,特别是简易款的发展。在电机方面,永磁无刷电机的发明,让行业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。
仅仅是在二十年前,人们对于出行工具最常说的是自行车,间或能提到汽车。而现在,人们最常提到的还有电动车,因为它不仅融合了自行车的休闲,还包含了汽车的快节奏。电动车的流行,在于它的综合性。电动车既可以体现富庶,也可以表现自然。走进农村,你会发现人们从一辆辆风格各异的电动车上看到了小康生活;走进城市,你会发现人们从一辆辆排列整齐的电动车上看到了绿色生活。
电动车是很善于学习别人和完善自己的,因此,它不但有着自行的休闲健康,还有着汽车的轻松快捷。电动车的学习不是“收集癖”,也不是用来“装门面”,而是真正的融合,所以才能由最初的“小器”,发展成为现在的“大器”。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迅猛,与其说是一种潮流,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。因为潮流往往在经过强势地推进之后容易归于平静,甚至于被“后浪推前浪“;文化常常在经过有节奏的流行之后容易安于沉寂,以至于能“越久越甘醇”。
电动车注定是要成为历史经典的,因为它的历史不仅可以是一部畅销书,还可以是一部名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