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轮车生意还好做的时候,厂家和经销商什么都好商量,现在市场不好做了,两方好像什么都谈不拢了,加上大家难免都有些心烦意乱,搞不好就要掀桌子骂娘。这几年下来,断断续续的总能听说经销商集体“反水”的事件,迫于压力,最终厂家都会出面与经销商协商,给予高额补贴,事件快速平息。这样的发展符合常规,却未必有利用三轮车行业的发展。
在许多人眼里,经销商群体都是一群蛮横,成了仗着人多示众肆意敲诈勒索厂家补贴的“吸血鬼”。虽然笔者也不赞同这种做法,但站在经销商的处境上,也确是无奈之举。经销商库存压力大,库存预警指数也是居高不下,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。但三轮车厂家却不愿意承认,按他们的说法永远都是“我们的经销商库存始终保持在健康的水平”,或者“我们的销量表现非常强劲,我们对经销商伙伴的业务发展非常有信心”。这种说瞎话的口气着实可恨,不承认就不承认,你默默的把问题解决了也行啊。库存解决不了,还不断给经销商施压,本来一辆三轮车的差价利润就不高,节假日搞个促销,平常来个价格战,导致经销商利润不断被压缩,这不是把人逼上梁山嘛!
从厂家的角度来讲,能留住一个与你共苦的经销商,比拥有百个只能与你同甘的经销商好得多。能共苦只靠情分不行,得让人家看到发展前景,你得拿出实力说话,产品、政策、方案上打动经销商,让他们觉得跟着你干有奔头,这才能一路共苦下去。什么叫“共”,互相扶持、互相帮衬,把经销商的路堵死了,也就把你自己的市场堵死了。另外,出了事就用补贴解决治标不治本,这就像个无底洞,没有填满的那一天。考虑如何帮经销商去库存、提升其盈利能力才是王道。毕竟,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是经销商,如果经销商不挣钱,其他一切都是空谈。
当然,对经销商来说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厂家,经营困难不完全是厂家的责任,经销商也要多反省自身,懂得自救,不能像个嗷嗷待哺的羔羊一样凡事依赖厂家解决。像集体“反水”,制造舆论压力,逼迫威胁厂家的办法也不是明智之举,最好不要用,对于销量提升无一用处。厂家的补贴再高也不是长久之计,想办法把生意做好才是王道。
这是急剧变革的时代,每个人、每家企业都被裹挟着前进,作为产业链条上非常重要的两环,厂家和经销商应携起手来,共渡难关。三轮车厂家和经销商携手走过了“同甘”的十年,我们相信双方也可以携手走过“共苦”的十年,更加理性、建设性和公开的对话,建立更加和谐和良性发展的三轮车社会。